北京市怀柔区
- 地名
- 怀柔区
- 区划代码
- 110116000000
- 身份证号
- 110116...
- 电话区号
- 010
- 车牌号码
- 京A - 京Y
- 隶属
- 北京市
- 拼音
- Huai Rou Qu
- 繁体
- 懷柔區
- 行政级别
- 市辖区 三级行政区
基本信息
地名简介:
位于北京北部,与顺义区毗邻。下辖2个街道12个镇2个民族乡。东至密云县,西至延庆县,南至顺义区,北至河北省赤城县。行政区划代码为110116,上一级行政区为北京市。面积约2122.6平方千米,人口约27.72万人,主要由汉族人员构成,还有满族、蒙族、壮族、土家族、回族等34个民族。政府驻地位于北京市怀柔区龙山街道府前街15号,驻地人口约6.1万人。著名山峰、山脉有黑驼山、云蒙山、猴顶山等。河流有白河、汤河、天河、琉璃河、怀沙河、怀九河、雁栖河、白浪河等。主要道路有铁路京承、大秦、京通,高速公路大广高速,国道京沈路G101、京加路G111,省道安四路、杨雁路等。地貌特征介绍:地处燕山南麓,地势由南向北逐渐升高。地形主要有平原、丘陵、低山、中山、河谷、盆地等地貌类型。2001年12月30日,国务院批准怀柔县撤县设区。2002年2月7日,北京市人民政府(京政发[2002]6号)批复:经国务院批准,撤销怀柔县,设立怀柔区。以原怀柔县行政区域为怀柔区行政区域。怀柔区人民政府驻怀柔镇府前街。在怀柔镇内设立泉河、龙山两个街道办事处,其余乡镇建制及行政区划不变。2002年4月16日,怀柔区正式挂牌。政府网址:http://www.bjhr.gov.cn/。先秦时期属燕国渔阳郡,治所在今怀柔梨园庄东南。秦置渔阳县,属渔阳郡,郡县共治一城。王莽新朝改渔阳郡为通路郡,渔阳县为得渔县。东汉郡县复称渔阳。三国时渔阳郡省,北魏复置。渔阳县晋时废,后复置,北齐省。唐今怀柔地分属檀州,西南部属幽州,北部属奚饶乐都督府。五代至辽今怀柔地分属檀州、顺州、昌平县,北部属契丹。金代今怀柔地分属密云、温阳、昌平县。元末,于今怀柔地置怀柔县,明洪武元年(1368年)十一月省入檀州,十二月复割密云、昌平二县地置怀柔,治今怀柔城,属北平府。永乐元年(1403年)北平府改为顺天府,怀柔县属之。正德元年(1506年)升昌平县为州,怀柔县改属昌平州。清雍正五年(1727年)改直属顺天府。1914年顺天府改为京兆地方,怀柔属之。1928年京兆地方废,南部改属河北省,北部地区分属热河省滦平县和察哈尔省赤城县。解放初期曾属察哈尔省南口地区,北部属察哈尔生察南专区四海县,1948年8月属河北省通县专区。1951年,四海县撤销,所属地区大部分划归河北省承德专区滦平县,1952年,北部归属怀柔县,1958年4月,通县地区撤销,怀柔县划归承德地区,1958 年10月划归北京市。2001年12月经国务院批准,撤销怀柔县设立怀柔区。
地名来源:
国务院批准命名。
地名含义:
《汉书●郊祀志》“天子祭天下名山大川,怀柔百神”。颜师古注:“怀,来也;柔,安也”,后来演变为笼络安抚外来少数民族为怀柔。
历史沿革:
怀柔县名始见于唐,初为弹汗州属县,开元四年(716) 更为归顺州,属县,县治在今顺义。天宝元年(742)改为归化郡属县,乾元元年(758)复为归顺州领县。五代十国改归顺州为顺州,仍领怀柔县,辽因之,金改名温阳县,元废县存顺州,明洪武元年(1368)十二月分昌平、密云二县地复置怀柔县(一说为洪武十三年),为今县建置之始。2001年12月30日国务院批准:撤销怀柔县,设立怀柔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