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武清区

地名
武清区
区划代码
120114000000
身份证号
120114...
电话区号
022
车牌号码
津A - 津R
隶属
天津市
拼音
Wu Qing Qu
繁体
武清區
行政级别
市辖区 三级行政区

基本信息

地名来源:
因区政府驻地武清而命名。

地名含义:
武清取“武功廓清”之义,即以军事方面的功绩激浊扬清,把有害的事物排出净尽。

历史沿革:
武清是华北平原上最古老的县之一。古书有载“潞水绕其左,浑河衍其西,北拱神京而层峦叠嶂,南窥潭海而万物朝宗。当水路之冲衢,洵畿辅之咽喉。”地缘优势显著。昔号雍阳,古人云:水之北为阳,水之南为阴。雍奴县城在雍奴大泽之北,故称“雍阳”。早在八、九千年前的新石器时期,先人们就在这里生产、放牧。战国时期,武清县有广袤千里的雍奴薮,属燕国管辖,“有鱼、盐、枣、栗之饶”。燕人在今豆张庄镇青坨村西筑长城,绵延百里,至今有迹可寻。汉高祖元年(公元前206年)设置泉州、雍奴二县,属渔阳郡。泉州县城遗址在今黄庄街道城上村北,雍奴县城在今崔黄口镇大宫城村东侧。雍奴县范围大体在今运河以东,渤海湾以北,香河、宝坻以南的广大地区。三国时(公元220 - 265年)属魏国,因汉制。魏明帝太和六年(公元232年)封国,属燕国。北魏太平真君七年(公元446年),撤掉泉州县并入雍奴县,属渔阳郡。隋开皇三年(公元583年)罢郡为幽州,雍奴县属之。大业三年(公元607年)属涿郡。唐武德元年(公元618年)更涿郡为幽州,雍奴县属之。唐朝天宝元年(公元742年),朝廷规划区域,把全国一百多个不稳定的县重新命名,幽州改为范阳郡,雍奴县更名武清县。据《郡县释名》中解释:“武清取武功廓清之义也”。五代十国先后属后梁、后唐、后晋,仍承唐制。后晋天福三年(公元9387年)将燕云十六州割于契丹(辽)。辽会同元年升幽州为南京,为南京道幽州都府武清县。辽保大二年(1122年)入于金,属河北东路析津府。金天会元年(1123年)入于宋,属析津府。宋宣和七年(1125年)复入金,属析津府。金贞元元年(1153年)析津府改为中都路大兴府。元至元八年(1271年)建都大都(今北京)后,改属大都路。明洪武元年(1368年)始置北直隶北平府,武清县属之。是年因避水患县治所迁于故城(泗村店镇旧县村西十二里),元卫帅府镇抚衙,今武清城关。永乐元年(1403年)更北平府为顺天府,武清县属之。清雍正三年(1725年)改隶天津州。雍正四年(1726年)改属通州。雍正六年(1728年)改隶顺天府。1914年顺天府改为京兆地方,武清县属之。1945年属河北省。1948年12月19日全境解放,属冀中第十分区,1949年属河北省天津专区,1950年11月,县人民政府驻地从武清城关迁至杨村。1958年10月安次县并入。1961年6月安次、武清复原制。1973年划归天津市管辖。2000年经国务院批准撤县建区,更名为武清区。名称沿用至今。

行政区划

武清区行政区划统计年份:2022
地名区划代码所辖地区
杨村街道
120114001000
下朱庄街道
120114002000
东蒲洼街道
120114003000
黄庄街道
120114004000
徐官屯街道
120114005000
运河西街道
120114006000
梅厂镇
120114101000
大碱厂镇
120114102000
崔黄口镇
120114103000
大良镇
120114104000
下伍旗镇
120114105000
南蔡村镇
120114106000
大孟庄镇
120114107000
泗村店镇
120114108000
河西务镇
120114109000
城关镇
120114110000
东马圈镇
120114111000
黄花店镇
120114112000
石各庄镇
120114113000
王庆坨镇
120114114000
汊沽港镇
120114115000
河北屯镇
120114116000
上马台镇
120114117000
大王古庄镇
120114118000
陈咀镇
120114119000
豆张庄镇
120114120000
曹子里镇
120114121000
大黄堡镇
120114122000
高村镇
120114123000
白古屯镇
120114124000
经济技术开发区逸仙科学工业园
120114400000
经济技术开发区
120114401000
京滨工业园
120114403000
京津电子商务产业园
120114404000
汽车产业园
120114405000
京津科技谷
120114406000
京津高村科技创新园
120114407000

详细介绍

相关标签武清区地名信息行政区划地名来源历史沿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