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承德市
- 地名
- 承德市
- 区划代码
- 130800000000
- 电话区号
- 0314
- 车牌号码
- 冀H,冀Q
- 隶属
- 河北省
- 拼音
- Cheng De
- 行政级别
- 地级市 二级行政区
基本信息
地名来源:
1945年建承德市。以吉祥嘉言命名。
地名含义:
“承德”一词最早见于《尚书·周官》“六服群辟,罔不承德,归于宗周”,寓各地诸侯无不承受周王德泽,归于周的王都。清雍正元年(1723),雍正将“热河”名赐予承德,设热河厅;十一年(1733),值康熙帝八十诞辰际,胤祯取“承受先祖德泽”之意,将热河厅改为承德州,始称“承德”。
历史沿革:
承德历史悠久,有着丰富的多民族历史文化内涵,根据出土文物考证,承德一带早在中原龙山文化时期就有人类活动遗迹。殷周时期,这里是山戌、东胡少数民族活动的区域,是燕侯的势力范围。战国时代,承德一带隶属于燕国设置的渔阳右北闰、辽西三郡。秦(前221—前207)仍属渔阳、右北平郡,边外接东胡地。西汉(前206 - 25)属渔阳、北平郡。东汉(25 - 220)为鲜卑地。三国:魏(220 - 265)为鲜卑柯比能势力范围;晋(265 - 420)初为鲜卑各部分据地,后并入慕容隽为前燕地(337 - 362);符坚灭前燕为前秦地(362 - 394)属幽州。慕容垂复国后为后燕(394 - 399)属右北平;冯跋时为北燕地(399 - 420)仍属右北平郡。南北朝:北魏(386 - 534)今境属安洲广阳郡之燕乐县地。东魏(534 - 550)、北齐(550 - 589)均属安洲,后并入库莫奚。隋(581 - 618)为奚地。唐(618 - 907)属饶了都督府。五代十国(907 - 916)今境为契丹势力。辽(916 - 1125)属中京道大定府北安洲兴化军地。金(1124 - 1234)属北京路大定府兴洲宁朔地。元(1271 - 1368)属中书省上都路兴安和大宁路惠洲。明(1368 - 1644)初为京师北平府辖,后属北平行都司卫。清初这一带称“热河上营”。没有设立中央或地方管理机构,是一个“名号不掌于职方”的小村落。清朝康熙四十二年(1703),清廷在此修建行宫,人口与日俱增。康熙四十七年(1708)热河行宫开始使用,热河进入了发展期。康熙五十年(1711)热河上营就已经是“生理农桑事、聚民至万家”的大村镇了。雍正元年(1723)设热河厅,第二年设热河总管,统理东蒙民政事务。雍正十一年(1733),胤祯取承受先祖德泽之意,罢热河厅设承德直隶州,此是“承德”名称的始源。乾隆七年(1742年)复设热河厅,四十三年改置承德府。嘉庆十五年(1810)设热河总督署,此地为厅、州、府、都统署治所。1913年,改承德府为承德县。1914年,为热河治道所。1928年,成立热河省,承德市为热河省省会。1933年承德被日寇侵占,成立伪满洲特别行政区。1945年解放,9月筹建承德市人民政府,11月正式成立。1946年8月国民党军队占领承德。1948年承德市再次获得解放,隶属热河省管辖,为热河省省会。1956年热河省建制撤销,承德市划归河北省,为省辖市。1984年1月承德市改为河北省直辖,1993年7月1日地、市合并,实行市管县的管理体制,辖八县三区。2017年4月10日,平泉县撤县设市,辖双桥区、双滦区、鹰手营子矿区3个市辖区,承德、兴隆、滦平、隆化4个县,丰宁、宽城、围场3个民族自治县,代管平泉1个县级市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