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地名查询及行政区划

地名
山西省
区划代码
140000000000
省会
太原市
简称
地理区域
华北
分类
行政区划
拼音
Shan Xi
行政级别
一级行政区

基本信息

地名来源:
山西作为太行山以西地区的称谓,始见于北朝,偶见于隋唐。辽设西京。因在大兴安岭、大马群山、太行山一线以西,与东部四京相隔,遂有“山西”之称。金承袭辽朝故实,五京依旧,但改“道”为“路”。金得北宋之地,将河东路分析为二,河东北路治太原府,河东南路治平阳府,元代设河东山西道宣慰使司,治大同,辖全晋,“山西”始为政区名称。明洪武二年(1369年),置山西行中书省,治所太原府,“山西省”名始此。

地名含义:
“山”指太行山,“山西”即指太行山以西地区,“山西省”是指太行山以西的省级行政区划。

历史沿革:
明洪武二年(1369年),置山西行中书省,治所太原府,“山西省”名始此。九年(1376年),改山西承宣布政使司。清为山西省。1912年废府州制,省辖105县。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全省划分为7行政区。八路军先后依托太行、吕梁建立晋察冀、晋绥、晋冀鲁豫三大敌后抗日根据地。抗战胜利后,全省辖1市、14个行政督察区、105县。1949年9月1日山西省人民政府在太原成立,辖太原1地级市和忻县、兴县、榆次、汾阳、长治、临汾、运城7专区。1952年11月,撤销察哈尔省,将大同市和雁北专区所辖的13个县划归山西省后成今境。

行政区划

详细介绍

相关标签山西省地名信息行政区划地名来源历史沿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