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晋中市
- 地名
- 晋中市
- 区划代码
- 140700000000
- 电话区号
- 0354
- 车牌号码
- 晋K
- 隶属
- 山西省
- 拼音
- Jin Zhong
- 繁体
- 晉中市
- 行政级别
- 地级市 二级行政区
基本信息
地名来源:
1999年9月24日,国务院批准撤销晋中地区,设立地级晋中市,
地名含义:
山西简称“晋”,该市位于山西中部,故名“晋中”。
历史沿革:
春秋属晋。战国属赵。秦属太原郡、上党郡。东汉析置乐平郡,属并州。三国时,归魏国并州统辖,分隶于太原、上党、西河、乐平4郡。北魏为并州所属太原、乡郡、乐平、上党4郡和汾州所属西河郡地。隋属并、介、韩、辽、吕5州,后属太原、介休、霍山3郡。唐武德元年(618)改属并州总管府。开元十一年(723)属太原府,南部属汾州,东部置辽州。宋太平兴国四年(979)榆次县为并州治所,七年(982)移治唐明监(今太原)。嘉祐四年(1059)属太原府。金代分属河东北路的太原府、晋州、平定州、汾州和河东南路的辽州。元代属冀宁路和晋宁路。明洪武元年(1368)改属太原府,东部置辽州,南部属汾州、平阳府。清代分属太原府、汾州府、辽州、霍州。1914年属冀宁道。1927年废道,直属山西省。1937年分属第三、四、六行政区。抗日战争爆发后八路军开赴山西创立敌后抗日根据地,分属晋察冀、晋冀鲁豫、晋绥边区政府。1948年属华北区太行一专区、太岳一专区和晋中一、三专区。1949年设榆次专区,辖14县区。1951年撤销汾阳专区,原辖交城、文水、汾阳、孝义、清源、徐沟6县划归榆次专区。次年又划入临县、离石、方山、中阳4县。1958年更名晋中专区,辖7县2市。1960年榆次、寿阳、文水、交城、盂县、左权、昔阳、中阳8县恢复原建制,共辖17县市。1961年阳泉市划出,恢复孝义、灵石、祁县、平定4县,共辖20县。1968年更名晋中地区。1971年孝义、文水、交城、汾阳、离石、中阳、临县7县划归吕梁地区,析榆次县部分区域设榆次市(县级),共辖14县市。1983年撤销榆次县并入榆次市,平定、盂县2县划属阳泉市。1992年介休县改市(县级)。1999年设立晋中市(地级),所属榆次市改榆次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