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呼伦贝尔市

地名
呼伦贝尔市
区划代码
150700000000
电话区号
0470
车牌号码
蒙E
隶属
内蒙古
拼音
Hu Lun Bei Er
繁体
呼倫貝爾市
行政级别
地级市 二级行政区

基本信息

地名来源:
1954年5月,原兴安盟和呼纳盟合并,称呼伦贝尔盟。因境内有呼伦湖和贝尔湖而得名。

地名含义:
因境内有呼伦湖和贝尔湖而得名。呼伦湖的“呼伦”,一说为蒙古语“末端的湖”之意,因古时蒙古人将克鲁伦河流域比作人体躯干,克鲁伦河起源于头部的布儿罕合勒敦山,顺流而下在脚部(末端)汇集成湖而得名。另一说,呼伦为蒙古语“水獭”之意。呼伦湖亦称达赉湖,达赉为蒙古语“大海”之意,“达赉湖”意为像海一样的湖泊。贝尔湖的“贝尔”,一说为蒙古语“山脚下的湖”之意,因位于西南岸高地山脚下而得名。另一说,贝尔为蒙古语“雄水獭”之意。还有人认为贝尔为蒙古语“肾形湖”之意,因该湖的形状似肾形而得名。

历史沿革:
12世纪末,成吉思汗统一蒙古各部,实行“岭户分封制”。岭西为木华黎封地,岭东属金国,后为贴木哥·斡赤斤的封地。岭西是成吉思汗大弟拙赤·哈萨尔和二弟合赤温·额勒赤、三弟贴木哥·斡赤斤及德薛禅家族封地,元代实行行省制,诸封地纳入行省,岭东分别划入中书省泰宁路、辽阳行省辽东路和黑水府达达路;岭西划入岭北行省和林路。明朝岭东属布尔哈卫、阿伦卫,岭西斡难河卫、坚河卫、哈剌孩卫及海喇儿千户。清康熙六年(1667),将嫩江流域的达斡尔人编为三个“扎兰”,将鄂温克人编为五个“阿巴”,直属清中央政府理藩院。二十三年(1684),设索伦(鄂温克),达斡尔总管。二十八年(1689),在伊倭齐(今莫旗后宜卧奇)建布特哈总管衙门。雍正九年(1731),在三扎兰、五阿巴的基础上,建布特哈八旗。十年(1732),从布特哈八旗迁索伦(鄂温克)、达斡尔、巴尔虎(蒙古族)驻呼伦贝尔草原,编为索伦左、右两翼八旗。额鲁特蒙古族一部自成一翼,编为一旗。设呼伦贝尔副都统总管管辖。十二年(1734),由喀尔喀蒙古迁来巴尔虎部(称新巴尔虎),按索伦兵制编为新巴尔虎左翼四旗和新巴尔虎右翼四旗。乾隆八年(1743),呼伦贝尔副都统衔总管改由黑龙江将军管辖。同治十年(1871),将鄂伦春族人按居住的河流分成五路、八佐。在太平湾(今黑龙江省嫩江市兴安村)建兴安城总管衙门统辖。光绪十九年(1893),将鄂伦春五路八佐改为四路八旗(十六佐),分别由黑龙江、墨尔根、布特哈、呼伦贝尔四城管辖。二十年(1894),撤兴安城总管衙门。此时境内共有33个旗,即岭西五翼17个旗,岭东布特哈8个旗及鄂伦春8个旗。三十二年(1906),裁撤布特哈副都统。以嫩江为界,划分为东布特哈和西布特哈两路,西路布特哈总管衙门辖大兴安岭以东地区。宣统元年(1909),改呼伦贝尔副都统为兵备道加参领衔,设呼伦厅、胪滨府、吉拉林设治局。由呼伦贝尔兵备道节制。1912年,成立自治政府,取代兵备道,恢复呼伦贝尔副都统,废呼伦厅、胪滨府、吉拉林设治局。1915年,岭西改为特别区域,归中华民国中央政府节制,受黑龙江省长官监督。1919年,从索伦左翼中分出陈巴尔虎部,设陈巴尔虎旗。1920年,取消特别区域,置善后督办,归黑龙江将军节制。设呼伦、胪滨、室韦、奇乾四县。1922年,由迁居锡尼河畔的布里亚特蒙古人建立布里亚特旗。1925年,改善后督办为道尹公署。1929年,道尹公署改为市政筹备处。设雅鲁县。1932年,日伪政府废原治,建兴安局,下设兴安东、西、南、北4分省。东分省辖大兴安岭以东地区,北分省辖岭西地区。将新巴尔虎左翼四旗合并为新巴尔虎左翼旗,新巴尔虎右翼四旗合并建新巴尔虎右翼旗。将索伦左翼四旗合并建索伦左翼旗,索伦右翼四旗合并建索伦右翼旗。1933年,兴安局改兴安总署,撤销西布特哈总管公署,分别建立莫力达瓦旗、阿荣旗、巴彦旗、布特哈旗。建立额尔克纳左翼旗和额尔克纳右翼旗、索伦左翼旗、索伦右翼旗、布里亚特旗、额鲁特特合并为索伦旗。1940年,设海拉尔市。1941年,由新巴尔虎右翼旗划出扎赉诺尔设街。1942年,设满洲里市。1945年1月,扎赉诺尔建市。1945年8月,抗日战争胜利后;10月,在海拉尔成立呼伦贝尔自治省政府。1946年1月,建兴安盟;5月25日,兴安省政府成立;6月7日,改称纳文慕仁盟。1946年10月,中共中央东北局和东北行政委员会批准呼伦贝尔地方自治。1947年5月,兴安省撤销,纳文慕仁盟归内蒙古自治政府。1948年1月,自治政府改称呼伦贝尔盟政府,隶属内蒙古自治政府。额尔古纳左翼旗和额尔古纳右翼旗合并为额尔古纳旗。1949年4月,呼伦贝尔盟和纳文慕仁盟合并,称呼伦贝尔纳文慕仁盟。莫力达瓦旗同巴彦旗合并,称莫力达瓦旗,扎赉诺尔市并入满洲里市。1950年1月,由陈巴尔虎旗划出部分建喜桂图旗。1951年4月,在鄂伦春四路八旗基础上建鄂伦春旗。1952年,改为鄂伦春自治旗。1953年4月,成立内蒙古自治区东部行政公署。1954年5月,撤销东部区行政公署,将原兴安盟和呼纳盟合并,称呼伦贝尔盟。呼伦贝尔盟辖海拉尔市、满洲里市、乌兰浩特市、新巴尔虎左翼旗、新巴尔虎右翼旗、陈巴尔虎旗、索伦旗、额尔古纳旗、喜桂图旗、鄂伦春自治旗、莫力达瓦旗、阿荣旗、布特哈旗、扎赉特旗、科尔沁右翼前旗、科尔沁右翼中旗、突泉县17个旗市县。1965年10月,科尔沁右翼中旗划归哲里木盟。1969年8月,海拉尔市、满洲里市、新巴尔虎左旗、新巴尔虎右旗、陈巴尔虎旗、鄂温克族自治旗、喜桂图旗、额尔古纳左旗、额尔古纳右旗、阿荣旗、布特哈旗、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族、鄂伦春自治旗、扎赉特旗划归黑龙江省。科尔沁右翼前旗、突泉县划归吉林省白城地区。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族、鄂伦春自治旗、划归黑龙江省大兴安岭地区。1979年7月,恢复呼伦贝尔盟建制,划归内蒙古自治区。1980年7月,由乌兰浩特市科尔沁右翼前旗、扎赉特旗和突泉县恢复兴安盟建制。2001年10月,撤销呼伦贝尔盟,设立地级呼伦贝尔市。

行政区划

呼伦贝尔市行政区划统计年份:2022
地名区划代码所辖地区
海拉尔区
150702000000
扎赉诺尔区
150703000000
阿荣旗
150721000000
莫力达瓦旗
150722000000
鄂伦春旗
150723000000
鄂温克族旗
150724000000
陈巴尔虎旗
150725000000
新巴尔虎左旗
150726000000
新巴尔虎右旗
150727000000
满洲里市
150781000000
牙克石市
150782000000
扎兰屯市
150783000000
额尔古纳市
150784000000
根河市
150785000000

详细介绍

相关标签呼伦贝尔市地名信息行政区划地名来源历史沿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