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辽阳市
- 地名
- 辽阳市
- 区划代码
- 211000000000
- 电话区号
- 0419
- 车牌号码
- 辽K
- 隶属
- 辽宁省
- 拼音
- Liao Yang
- 繁体
- 遼陽市
- 行政级别
- 地级市 二级行政区
基本信息
地名来源:
辽阳古称襄平,辽阳名称始于汉代。据《汉书·地理志》载:“大梁水(太子河)西南至辽阳入辽(指辽河)莽曰辽阳,(小辽)水出辽山西南流经辽阳县与大梁水会。”小辽水即现在的浑河。“水北曰阳”,汉代的辽阳位于今辽中县茨榆坨公社偏堡子古城址,因地处小辽水之北,故名曰辽阳。
地名含义:
“辽阳”位于小辽水(今浑河)之北,水北为阳,故名辽阳。
历史沿革:
春秋时期以前,这里是中国先民和殷商移民居住的地方,燕昭王在辽河流域设置辽东郡,同时置襄平县,郡、县治地均在襄平城,秦始皇统一全国后分为36郡,辽东郡仍沿袭燕国郡制,郡府设在襄平县,汉代沿袭秦制,辽东郡郡府仍设在襄平县。隋朝时期,辽东地区仍沿用高句丽族的建制,唐贞观十九年(645),唐太宗李世民亲率大军征讨高句丽,始克辽东城(今辽阳市老城区),神册三年(918),辽太祖耶律阿保机攻占辽东城,置辽阳府。元代至元六年(1269)辽阳为东京总管府,明洪武十九年(1386)设立辽东都司,辖有二十五卫二州。1621年,努尔哈赤率兵占领了辽阳城,迁都辽阳,顺治十年(1653),设辽阳府,康熙三年(1664),改辽阳县,设辽阳州隶奉天府管辖,州治在今辽阳市。1937年12月1日,将辽阳县城区与“满铁附属地”合并成立辽阳市。1945年属辽宁省。1949年实行市、县分治,属辽东省。1954年属辽宁省。1959年市、县合并为辽阳市,属鞍山市。1961年市、县分治,仍属鞍山市。1965年,辽阳县改属辽南专署,辽阳市改属省辖市。1980年,恢复辽阳县制,属辽阳市。1982年,设宏伟区、弓长岭区,辽阳市郊区更名太子河区,属辽阳市。1996年,灯塔撤县设市,由辽阳市代管。2012年,辽阳市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一次行政区划调整正式施行:以长大铁路为界,铁路以西的祁家镇、王家镇、沙岭镇、铁西街道、望水台街道及东宁卫乡组建成新的太子河区;以太子河为界,河东的罗大台镇、东京陵乡、庆阳街道及小屯镇的12个行政村组建成新的文圣区;将小屯镇余下的6个行政村分别划归宏伟、弓长岭两区;长大铁路以东、太子河以西,原白塔区、文圣区所属区域及太子河区的新华街道组建成新的白塔区。辽阳县、灯塔市区域面积相应减少,白塔区、文圣区等5个城区的区域面积相应增加。截至2013年,辽阳市辖5个市辖区(白塔区、文圣区、宏伟区、弓长岭区、太子河区)、代管1个县级市(灯塔市)、1个县(辽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