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长春市

地名
长春市
区划代码
220100000000
电话区号
0431
车牌号码
吉A
隶属
吉林省
拼音
Chang Chun
繁体
長春市
行政级别
地级市 副省级市 省会 二级行政区

基本信息

地名来源:
一般认为,长春市的名字是沿用了长春堡这一村落的名字

地名含义:
清嘉庆五年(1800)7月,清政府在伊通河东岸,距离长春堡5公里的地方设置了长春历史上第一个行政机构-长春厅(2000年1月17日中共长春市委常委会确定1800年7月8日为长春建城纪念日)。一般认为,长春市的名字是沿用了长春堡这一村落的名字,早在长春厅设置前,长春堡这个地名,就在当时的一些官方文书中经常提及。例如,郭尔多斯辅国公向朝廷奏报被开垦的区域时,用“长春堡地方”5个字做开垦地域的代用词;清政府委任长春厅首任巡检的文书,就直书“今授吉林长春堡巡检……”,这说明长春之名直接源于长春堡地名。长春堡位于当时伊通边门之西北,距柳条边墙约5公里,始建于乾隆末年,是由新迁居此地的汉族人命名的,取吉祥之意。另外还有其它几种关于长春地名的说法:一是源于一副对联,五代十国后蜀主孟昶在除夕写的对联——“新年纳余庆,佳节号长春”。这是关于“长春”一词最早的文字记载。二是源于长春花,最早的出处来自《盛京通志·物产》、《吉林通志·食货志》,记载设治之地盛产长春花,故移用地名。这种说法提出的时间较早,但无实据可查。三是源于长春州,《辽史·地理志》记载,1039年置长春州,遗址在今前郭县塔虎城村。长春设厅时长春州早已成为废墟,与长春设治时间相距700多年,中间历经金、元、明三朝,长春州遗址与长春直线距离200多公里,说是长春地名起源,文献资料不充分,有些牵强。四是源于满语的谐音,女真人出猎前有一种野祭仪式,即滴血酒祭天,口中会不停说一句号子,叫“茶阿冲”,并无具体含义,连起来快速读,发音很像“长春”。五是源于长春河,辽长春河,即今洮儿河。辽以前称挞鲁河,辽太平四年(1024),改挞鲁河为长春河(《辽史·志》)。六是吉祥地名,春,象征着生机,有生机盎然、万物复苏之意。“四季长春”、“福地长春”之类的表达,至今仍被人们使用。

历史沿革:
在距今两千多年以前,是北方肃慎族生活过的地方,汉至西晋为夫余国属地,其后为高句丽辖境,唐代中后期属渤海扶余府,辽属东京道黄龙府,金归上京路隆安府,元属辽阳行省开元路,明代在长春设立其塔木卫、亦东河卫、木古河卫,清代设治前,属蒙古郭罗尔斯前旗扎萨克辅国公的封地,清初,朝廷对东北一直实行封禁政策,到乾隆朝以后,大面积土地被开发,人口剧增,嘉庆五年(1800)清设置长春厅,置理事通判,隶属吉林将军,是长春正式设置之始,道光五年(1825),长治所北移宽城子,同治四年(1865)挖城壕,修筑木板城垣,光绪十四年(1888),长春厅升为长春府,1913年3月,长春府更名为长春县,置县公署,1925年设长春市政公所,1929年9月市政公所和长春开埠局合并,并改称长春市政筹备处,筹建长春市,1931年9月18日日本帝国主义发动“九·一八”事变,翌日长春沦陷,1932年3月伪满洲国宣布定都长春,更名为“新京”,8月更名为“新京特别市”,隶属伪满洲国国务院,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伪满洲国随之垮台,12月20日,国民党中央政府在长春市设置长春市政府,隶属吉林省,1948年10月19日长春解放,中共长春市委和市政府随军入城,更名为长春特别市,隶属东北行政委员会,1949年5月9日更名为长春市,隶属吉林省,名称一直沿用至今。

行政区划

长春市行政区划统计年份:2022
地名区划代码所辖地区
南关区
220102000000
宽城区
220103000000
朝阳区
220104000000
二道区
220105000000
绿园区
220106000000
双阳区
220112000000
九台区
220113000000
农安县
220122000000
经济技术开发区
220171000000
净月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220172000000
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220173000000
汽车经济技术开发区
220174000000
榆树市
220182000000
德惠市
220183000000
公主岭市
220184000000

详细介绍

相关标签长春市地名信息行政区划地名来源历史沿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