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连云港市

地名
连云港市
区划代码
320700000000
电话区号
0518
车牌号码
苏G
隶属
江苏省
拼音
Lian Yun Gang
繁体
連雲港市
行政级别
地级市 二级行政区

基本信息

地名来源:
1961年9月,新海连市更名连云港市,市因港而得名。

地名含义:
因港口面向连岛、背倚云台山而取名连云港。

历史沿革:
古称海州,市境古为少昊氏之遗墟。夏商时,属徐州之域。西周时属青州。春秋为鲁之东境,为郯子国。战国时易为楚地。秦实行郡县制,在今海州设朐县,属东海郡。南朝宋泰始元年(465年),东海郡移治朐山;六年(470年),宋明帝失淮北地,侨置青、冀2州治郁州(今云台山地区)。东魏武定七年(549年),青、冀2州合并为海州,州治移驻龙苴(今灌云县龙苴镇)。北周建德六年(577年),琅琊郡改名朐山郡,朐县更名朐山县。隋开皇初年(581年),朐山郡改为海州,州治由龙苴移驻朐山;大业初年(605年),复称东海郡。唐武德四年(621年),置海州总管府。南宋建炎元年(1127年),海州为金占领,属山东东路;景定二年(1261年),还治朐山,析置西海州,治南城的东海县为东海州。元初,东、西海州合并为海州,治朐山;至元十五年(1278年),海州升路,置总管府。复改海宁府,旋又降为海宁州。明洪武元年 (1368年),改海宁州为海州,属淮安府。清雍正二年(1724年),升为直隶州;乾隆年间(1736~1795年),改隶江宁布政司;嘉庆八年(1803年),属淮扬道。1912年,撤销海州直隶州,置东海县,属徐海道,县治海州。1934年,第十三行政督察区改称东海行政督察区,辖东海、灌云、赣榆、沭阳、涟水5县。1935年1月,连云港埠设置连云市。1938年5月,成立伪“连云市公署”。1941年,改为伪“东海县连云特别区”。1942年,改名伪“大海州市”,属伪淮海省。1939年后,建立灌云、东海县民主政府,同属华中区苏皖边区;赣榆县抗日民主政府属山东省滨海专署。1948年11月,成立新海连特区行政专员公署,隶属山东省鲁中南行政公署。1949年11月,新海连特区行政专员公署改名新海连市人民政府。1950年5月,新海连市、东海县合并为新海县,属山东省临沂专区;同年12月,新海县分为新海连市、东海县,仍同属山东省临沂专区。1953年1月,新海连市、东海县、赣榆县由山东省临沂专区划归江苏省徐州专区1961年9月,新海连市更名连云港市(县级)。1962年6月,连云港市升为地级市,改由省直辖。1983年3月,东海、赣榆2县由徐州地区,灌云县由淮阴地区划归连云港市。1996年7月,灌南县由淮阴市划归连云港市。2001年,撤销云台区。2014年5月,新浦区并入海州区,赣榆撤县设区。

行政区划

连云港市行政区划统计年份:2022

详细介绍

相关标签连云港市地名信息行政区划地名来源历史沿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