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济宁市
- 地名
- 济宁市
- 区划代码
- 370800000000
- 电话区号
- 0537
- 车牌号码
- 鲁H
- 隶属
- 山东省
- 拼音
- Ji Ning
- 繁体
- 濟寧市
- 行政级别
- 地级市 二级行政区
基本信息
地名来源:
因济水得名。
地名含义:
元至元八年(1271年)升济州为府,治任城,并因“济水南会泗,北会汶,州居其中”,地势高亢能保安宁,更名为济宁府。
历史沿革:
元时,至元八年(1271年),境内的济州升济宁府。至元十六年(1279年)境内设济宁路,置总管府,领3州7县(州又领9县)。明时,洪武元年(1368年) ,改济宁路为府,仍治任城,领3州12县。洪武十八年(1385年),又改府为州,只领3县。同时,升兖州为府,驻滋阳,领27州县。清时,雍正二年(1724年) ,济宁州升为直隶州,领3县。雍正八年(1730年)改为散州,不领县。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 ,又升为直隶州,仍领3县。境内的兖州府,辖10县;它和济宁直隶州同属于驻济宁的“兖沂曹济道”。中华民国时, 1912年改济宁直隶州为济宁县。1913年1月,境内设岱南道。1914年6月,改为济宁道,辖25县。1933年,境内改设山东省第一行政督察专员公署,辖11县。 1935年7月,又改为济宁实验区长官公署,辖14县。是年冬,再改为山东省第一区行政督察专员公署, 辖10县。1938年3月,日军侵占济宁,在境内设伪鲁西道,辖32县。 1940年7月,又改为伪兖济道,辖12县。这期间,国民党山东“流亡政府”在境内设第二行政督察区,辖7县,直至1942年。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民主政权,则于1941年在境内设山东省第一行政主任公署。1944年,更名为鲁南第一行政专员公署。抗战胜利后,1945年9月,国民党政府在境内设鲁西办事处(即第三办事处) ,辖16县。1946年1月,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解放济宁县城,遂更名为济宁市,3月升格为专区级市, 直属冀鲁豫区。同年9月,济宁市被国民党军队短期占领,并设山东省第二行政督察专员公署兼保安司令部,辖7县。1947年3月,又更名为第二行政督察区公署,仍辖7县。1948年7月,济宁市再获解放,改属鲁中南区。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 1950年5月,济宁市降为县级市,改属滕县专区。1953年,滕县专署和湖西专署合并为济宁专员公署,并进驻济宁市。1954年10月,济宁市曾改为省辖市,由济宁专署督导。但不久,又改为县级市,仍为专署驻地。1967年,济宁专区改称为济宁地区。 1983年8月30日,经国务院批准,撤销济宁地区,济宁市升格为省辖地级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