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德州市

地名
德州市
区划代码
371400000000
电话区号
0534
车牌号码
鲁N
隶属
山东省
拼音
De Zhou
行政级别
地级市 二级行政区

基本信息

地名来源:
德州因“德”而命名,古称安德,隋开皇九年(589)置德州。另说德州之“德”源于“德水”。德水为古黄河别名,秦始皇二十六年(前221)更河名曰“德水”,以为水德之瑞。汉置安德郡,意在“以其德水安澜耳”。另一说据明万历《德州志》载:“德为名者,因齐俗夸侈,欲更化而振德也。”德州因德而名。

地名含义:
因德水(黄河)得名。“追求最高品德,接受道德熏陶,重以明德”,体现了中华文化主流价值观的治国理政思路。

历史沿革:
夏代为有鬲(今德州市区南)、有穷(今平原县北)等国地。春秋、战国属齐国。秦初属齐郡,后属济北郡,其西境属巨鹿郡。西汉初置平原郡,治平原县 (今平原县西南),辖平原、鬲、高唐、重丘、平昌等19县,今市境大部属平原郡,部分县分属清河郡、勃海郡。东汉仍属平原郡。北魏太和年间由平原郡、清河郡析出部分县置安德郡,治平原县, 辖平原、安德、绎幕、鬲4县,另有清河、勃海郡所属部分县亦在今市境内。隋开皇三年(583)废安德郡,九年于安德郡故地置德州,治安德县(今陵县)。大业初年改为平原郡。唐武德四年(621)复为德州,属河北道。宋属河北东路。金属山东西路。元直隶中书省。明降州为三级政区。洪武七年(1374)徙州治于原安德城西(今德州市),领德平、平原2县,属济南府。清改为散州,直属济南府。1914年分属山东省济南、东临、直隶省津海等道。1928年废道,除庆云、宁津2县属河北省外,其他各县均直属山东省。1937年除宁津、庆云属河北省、 商河属第五专区外,大部分县属第四专区。1938年庆云、宁津、乐陵等县属冀南行政区第六专区。1940年平原、禹城(津浦铁路以东)、齐河(津浦铁路以西)、德县、陵县、临邑、德平、济阳等县属冀南行政区第七专区,商河、庆云等县属第八专区。1941年各县分属冀鲁边行政区第一、二、三专区。1944年冀鲁边区与清河行政区合并为渤海行政区,各县分属渤海行政区第一、二、三专区。1949年属渤海行政区泺北、沧南2专区(泺北专区)。1950年置德州专区。1952年东光、吴桥、宁津、庆云、盐山、南皮6县划归河北省;恩县、武城、夏津3县划入。1956年德州专区撤销。1961年复置。1965年宁津、庆云复自河北省划入。1967年更名为德州地区。1989年济阳、商河2县划归济南市。1994年12月撤销德州地区,将德州市升为地级市,以原县级德州市行政区域设立德城区。

行政区划

德州市行政区划统计年份:2022
地名区划代码所辖地区
德城区
371402000000
陵城区
371403000000
宁津县
371422000000
庆云县
371423000000
临邑县
371424000000
齐河县
371425000000
平原县
371426000000
夏津县
371427000000
武城县
371428000000
德州天衢新区
371471000000
乐陵市
371481000000
禹城市
371482000000

详细介绍

相关标签德州市地名信息行政区划地名来源历史沿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