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平顶山市

地名
平顶山市
区划代码
410400000000
电话区号
0375
车牌号码
豫D
隶属
河南省
拼音
Ping Ding Shan
繁体
平頂山市
行政级别
地级市 二级行政区

基本信息

地名来源:
20世纪50年代建立工业新城,因境内的自然地理实体平顶山而得名。

地名含义:
以境内有平顶山得名。清《嘉庆重修一统志》卷224载,平顶山“绝顶平坦无峰峦,故名”。

历史沿革:
古为豫州地。殷商时应龙氏部落封国于此。西周为武王宗室应侯封地,春秋战国时期分属郑、楚、晋、魏、韩。秦统一后,今境分属颍川郡、三川郡、南阳郡。汉改三川郡为河南郡,北部仍属颍川郡。晋析颍川郡置襄城郡,分属河南郡、襄城郡、南阳郡。南北朝时先后分属鲁阳郡、襄城郡、南安郡、汝北郡、汝南郡、顺阳郡、汉广郡。隋代分属襄城郡、颍川郡。唐代先后分属汝州郡、许州郡、襄城郡。宋元明清时期分属汝州、许州、裕州。1912年,属河洛道、汝阳道,后分属豫南道、豫东道、豫西道。1949年后逐步发展为以煤炭为主的新兴工业城。1954年成立平顶山煤矿筹备处。1955年建立矿区。1956年由宝丰县析出井营乡、西高皇乡、姚孟乡,叶县析出大营乡、东高皇乡并入平顶山矿区。1957年设平顶山市。1958年宝丰县留村乡、叶县北渡乡划入,属许昌专区。1960年宝丰县撤销,划入平顶山市。1961年析出复置宝丰县,属许昌专区。1964年3月平顶山市复为平顶山矿区,6月改为平顶山特区。1968年复为平顶山市。1971年韩梁矿区与宝丰县薛庄乡划入。1977年舞钢工区划入。1979年舞钢区划出,属许昌地区。1982年复属平顶山市。1983年原许昌地区的鲁山、宝丰、叶县3县划入平顶山市。1986年原许昌地区的襄城、郏县2县,洛阳地区的临汝县划入。1997年襄城县划出,属许昌市。

行政区划

平顶山市行政区划统计年份:2022
地名区划代码所辖地区
新华区
410402000000
卫东区
410403000000
石龙区
410404000000
湛河区
410411000000
宝丰县
410421000000
叶县
410422000000
鲁山县
410423000000
郏县
410425000000
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410471000000
城乡一体化示范区
410472000000
舞钢市
410481000000
汝州市
410482000000

详细介绍

相关标签平顶山市地名信息行政区划地名来源历史沿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