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漯河市
- 地名
- 漯河市
- 区划代码
- 411100000000
- 电话区号
- 0395
- 车牌号码
- 豫L
- 隶属
- 河南省
- 拼音
- Luo He
- 行政级别
- 地级市 二级行政区
基本信息
地名来源:
古为一渡津,元代澧河由此改道入沙河,因交汇处“二水洄环如海螺”名螺湾河渡。明初设螺湾河镇。明嘉靖年间改“螺”为“漯”,称漯湾河镇。京汉铁路通车后设郾城车站,1930年在车站附近形成镇,名五权镇,两镇连为一体。1945年两镇合并统称漯河镇。漯河名称始于此。
地名含义:
因沙、澧二河在此交汇,状如海螺,后改“螺”为“漯”,遂得名。
历史沿革:
隋开皇五年(585),置郾城县,后历代均属郾城县。元代,因沙澧河相汇处,河湾状似海螺,将上口镇更名为螺湾河镇。明嘉靖十九年(1540),在郾城县城东5里,沙、澧二河交汇处东南侧,始建螺湾镇,属郾城县。明末筑有寨,名源汇寨。清代称螺湾河镇。后演化简称为漯河镇。1930年,分置两镇,寨内称漯河镇,火车站附近区域称五权镇。1945年后,两镇合并统称漯河镇。1948年,设立县级漯河市,属豫西第二行政督察区。1949年,改属许昌专区。1970年,属许昌地区。1986年,升为省辖市,原许昌地区的郾城、临颍、舞阳3县划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