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地名查询及行政区划
- 地名
- 湖北省
- 区划代码
- 420000000000
- 省会
- 武汉市
- 简称
- 鄂
- 地理区域
- 华中
- 分类
- 行政区划
- 拼音
- Hu Bei
- 行政级别
- 省 一级行政区
基本信息
地名来源:
以北宋管辖区名称为名。
地名含义:
荆湖北路(简称湖北路)为北宋的十五路(相当于现在的省)之一,治所在江陵府(今荆州市荆州区)。
历史沿革:
春秋时,省境有楚、随、邓、权、唐、厉、郧、庸、夔、卢等诸候国,以楚国最大。战国时统一于楚。秦置南郡,西部属汉中、黔中等郡。汉主属荆州刺史部,以汉江为界,西部为南郡,东部为江夏郡。三国时北部属魏,东南部属吴,均称荆州,西部属蜀。两晋至南北朝置郢州,余属荆州。隋统一后主属荆州,一度称鄂州。唐初分属淮南、山南2道及江南道,后分属山南东、江南西、淮南、黔中诸道。北宋北部属京西南路,东部属江南西路,南部属荆湖北路(简称湖北路),湖北之名始此。南宋时属京西南、淮南西、荆湖北及夔州诸路。元代主属河南行省、湖广行省。明洪武九年(1376)改为湖广布政使司。清康熙三年(1664)湖广分治,置湖北省,省名从此确立,治武昌府江夏县(今武汉市武昌)。1927年设武汉特别市,直属国民政府。1929年1月改武汉市,属湖北省,7月武汉分治,3镇各有隶属。1932年划孝感、黄陂、黄安(今红安)及河南罗山4县各一部分置礼山县(今大悟县);划黄安、麻城2县各一部分入河南省置经扶县(今新县);划安徽省英山县归湖北省。1936年划江西省九江县江北部分归湖北黄梅县,成今境。1949年成立武汉市,由中央直辖。1950年湖北省和武汉市由中南军政委员会领导,原两郧专区所辖6县由陕南行署区划回,改置郧阳专区。1952年湖北省和武汉市由中南行政委员会领导。1954年撤销中南行政委员会,湖北省改由中央直接领导,武汉市为省辖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