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孝感市

地名
孝感市
区划代码
420900000000
电话区号
0712
车牌号码
鄂K
隶属
湖北省
拼音
Xiao Gan
行政级别
地级市 二级行政区

基本信息

地名来源:
南朝刘宋孝建元年,始建孝昌县,因当地孝子众多而得名孝感。据《孝感市志》记载“宋孝武帝(刘骏)孝建元年(454)以汉孝子董永故,析安陆东境置孝昌县,后唐同光二年(924年),庄宗李存勖为避其祖父李国昌名讳,改孝昌为孝感”,其含义为董永“孝感动天”。

地名含义:
“孝感”指“孝感动天”,“市”这里指地级市,为市级行政区域。

历史沿革:
孝感历史悠久。早在5000多年前,就有人类在这里生息繁衍。夏商属古荆州之域,周代大部分属郧国地,春秋时属楚,战国晚期楚置安陆县。秦安陆县属南郡,治江陵;西汉高帝六年(前201年)置江夏郡,治安陆,辖安陆、西陵、鄳等14县;三国初属魏,后属吴江夏郡;晋太康元年(280)改江夏郡为武昌郡,辖区南部属武昌郡,中部属江夏郡,北部属义阳郡;南朝宋孝建元年(454),析江夏郡置安陆郡,治安陆,析安陆东境置孝昌(今孝南、孝昌)、南境置应城县,统归郢州;梁武帝天监元年(502),在汉江之滨置甑山县(今汉川);西魏大统十六年(550)析安陆县南境置云梦县;隋代安陆郡改称安州,大悟、孝感东部属黄州,其余属安州;唐贞观元年(627)分全国为10道,安陆、云梦、应城属安州,汉川属沔州,大悟属黄州,均属淮南道;宋宣和元年(1119)升安州为德安府,治安陆,辖今安陆、云梦、应城、孝感等地,汉川属汉阳府,大悟属黄州;元朝设行省,德安属湖广行省;明袭元置,属湖广布政使;清朝为德安府,属湖北省所辖;民国初废府设道,辖区属江汉道;1932年设行政督察区,孝感、安陆、云梦、应城4县属第五行政督察区(后改称第三区),汉川属第六行政督察区(后属第三区);1933年,析孝感、黄陂、黄安、罗山4县置礼山县,属第四行政督察区(后改称第二区)。1949年4月设孝感行政专员公署(简称孝感专署),驻礼山县河口镇,辖孝感(今孝南、孝昌)、礼山(今大悟)、应山(今广水)、安陆、云梦、应城、黄陂、黄安(今红安)、随县(今曾都、随县)等9县;1951年7月,沔阳专署的汉川、汉阳两县划入,同时设立县级应城矿区; 1952年1月,大冶专署管辖的咸宁、武昌、蒲圻、嘉鱼、崇阳、通山、通城等江南7县划入。6月,随县划归襄阳专署,8月,撤销应城矿区,9月,黄安县划属黄冈专署,此间孝感专署共辖16个县;1960年1月,撤销孝感专署,所属16县划归武汉市;1961年4月,地市分治,恢复孝感专署,领导划归武汉市的16个县;1965年7月,析江南7县划设咸宁专署,1970年5月,专署改地区,1975年12月汉阳县划归武汉市,1983年8月,黄陂划归武汉市,至此孝感地区辖孝感、大悟、应山、安陆、云梦、应城、汉川等7县;1983年8月,孝感县改市;1986年5月,应城县改市;1987年9月,安陆县改市;1988年10月,应山县改为广水市;至此孝感地区管辖4市3县。1993年4月10日,孝感地区改市,原县级孝感市改为孝昌县和孝南区;1997年3月,汉川县改市;2000年7月,广水市划归随州,至此,孝感市辖孝南区,领导大悟、云梦、孝昌三县,代管汉川、应城、安陆三市。沿用至今。

行政区划

孝感市行政区划统计年份:2022
地名区划代码所辖地区
孝南区
420902000000
孝昌县
420921000000
大悟县
420922000000
云梦县
420923000000
应城市
420981000000
安陆市
420982000000
汉川市
420984000000

详细介绍

相关标签孝感市地名信息行政区划地名来源历史沿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