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省河池市

地名
河池市
区划代码
451200000000
电话区号
0778
车牌号码
桂M
隶属
广西省
拼音
He Chi
行政级别
地级市 二级行政区

基本信息

地名来源:
因原驻河池街而得名。

地名含义:
该地为岩溶地貌,澜江(旱河)自西向东绕过其南部流入消水岩(洞),春夏雨季时河水泛滥,秋冬时河水断流而形成许多潭(当地称“池”),当地有“大雨成河,小雨成池”之民谣,故名。

历史沿革:
先秦属百越之地。秦属桂林郡辖地。汉属郁林郡和牂牁郡辖地,元鼎六年(前111)在今宜州市境设定周县,为河池市县级以上行政建制之始。三国时期属吴郁林郡辖地。晋代先后属郁林郡、桂林郡辖地。隋属郁林郡和始安郡辖地。唐贞观十二年(638)置歌良县,属环州。宋初置羁縻智州,辖英罗、河池、富力智本、平林5县;成淳元年(1265)设庆远府,辖宜山县、天河县、河池县、思恩县、东兰县、忻城县。元至元十三年(1276)改为庆远路安抚司,十六年(1279)改为庆远路总管府,大德元年(1297)改为庆远南丹溪峒等处军民安抚司。明洪武三年(1370)复改庆远府。清代属庆远府、泗城州、思恩府。民国时期,今河池市东北部的罗城、南丹等7县属庆远行政督察区,巴马、风山2县属百色行政督察区,都安、大化2县属武鸣行政督察区。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设庆远专区。1950年改称宜山专区。1951年8月南宁专区都安县划入,同年撤销思恩、宜北2县,合设环江县。1953年4月撤销罗城、天河2县,合设罗城县;都安县划归桂西僮族自治区。1956年3月宜山专区改桂西僮族自治州宜山地区。1958年1月宜山地区复为宜山专区;7月宜山专区改称柳州专区划东兰县归百色专区。1965年8月1日,划柳州专区河池、宜山、罗城、环江、南丹、天峨6县和百色专区东兰、凤山、巴马3县以及南宁专区都安瑶族自治县共10县合设河池专区。1971年改为河池地区。1987年12月增设大化瑶族自治县。2002年6月撤销河池地区,设地级河池市。2016年12月,国务院批复同意河池市政府驻地搬迁至宜州区中山大道6号办公。2021年12月3日,河池市政府驻地正式搬迁至宜州区中山大道6号办公。

行政区划

河池市行政区划统计年份:2022
地名区划代码所辖地区
金城江区
451202000000
宜州区
451203000000
南丹县
451221000000
天峨县
451222000000
凤山县
451223000000
东兰县
451224000000
罗城县
451225000000
环江县
451226000000
巴马县
451227000000
都安县
451228000000
大化县
451229000000

详细介绍

相关标签河池市地名信息行政区划地名来源历史沿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