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铜梁区

地名
铜梁区
区划代码
500151000000
身份证号
500151...
电话区号
023
车牌号码
渝A - 渝H
隶属
重庆市
拼音
Tong Liang Qu
繁体
銅梁區
行政级别
市辖区 三级行政区

基本信息

地名来源:
根据境内“铜梁山”得名。2014年7月设立铜梁区。

地名含义:
因县城东有铜梁山而得名。其右梁横亘,形如五屏,每当阳光照射,石梁呈古铜色,故名铜梁。(这座铜梁山现在合川区境内,因为铜梁区以前归合川区管辖)。

历史沿革:
春秋战国时期,铜梁为巴国属地。秦朝,灭巴置垫江县,铜梁为垫江属地。南北朝时期,宋永初元年(420年),分设东宕渠郡,垫江改名宕渠,铜梁为宕渠县境。西魏恭帝三年(556年),改郡为垫江,置合州,改县为石镜。隋、唐时,虽郡、州时有变易,但铜梁一直为合州的石镜县辖地。唐朝,武周长安四年(704年),割石镜地置铜梁,隶属合州,县治初在奴仑山列宿坝(今潼南县塘坝镇)上;开元三年(715年)移于武金坑(今合川市太和镇富金坝);开元十六年(728年)移于东流溪坝(今潼南县汇集乡戴场坝)。铜梁建县,因境内“小铜梁山”而得名,初置在涪江流域一带,大体疆域包括今铜梁、合川西南、潼南南部、大足县大足川流域;开元二十三年(735年),割石镜之南、铜梁之东置巴川县,隶属于合州;乾元元年(758年),巴川县西南部新置大足县。两宋时期,铜梁区行政区划图在两宋初循唐制。熙宁四年(1071年)赤水县并入铜梁。熙宁七年(1074年)复设赤水县。元代,世祖至元十七年(1280年),巴川县并入铜梁,仍属合州,县治始为巴川镇。明朝,宪宗成化十七年(1481年),划铜梁、遂宁部分地置安居县,隶属重庆府。清代,康熙元年(1662年),撤销重庆府的安居县、合州属的铜梁,并入合州。康熙六十年(1721年),以安居、铜梁二县地复置铜梁县,属重庆府。宣统三年(1911年)11月24日,成立铜梁县军政府,改县公署为知事公署,受重庆府管辖。民国时期,1929年,铜梁直属四川省政府。1935年,铜梁属四川省第三行政督察区,后改为永川专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于1949年12月22日成立铜梁县人民政府,隶属川东行政公署铜梁专员公署。1951年,改铜梁专员公署为江津专员公署。1981年,改江津专区为永川地区,辖铜梁。1983年4月,永川地区与重庆市合并,铜梁受重庆市管辖。1997年6月重庆恢复中央直辖市,铜梁仍受重庆管辖。2014年7月15日,铜梁区正式成立。

行政区划

铜梁区行政区划统计年份:2022
地名区划代码所辖地区
巴川街道
500151001000
东城街道
500151002000
南城街道
500151003000
蒲吕街道
500151004000
旧县街道
500151005000
土桥镇
500151101000
二坪镇
500151103000
水口镇
500151104000
安居镇
500151105000
白羊镇
500151106000
平滩镇
500151107000
小林镇
500151108000
双山镇
500151109000
虎峰镇
500151110000
石鱼镇
500151111000
福果镇
500151112000
庆隆镇
500151113000
少云镇
500151114000
维新镇
500151115000
高楼镇
500151116000
大庙镇
500151117000
围龙镇
500151118000
华兴镇
500151119000
永嘉镇
500151120000
安溪镇
500151121000
西河镇
500151122000
侣俸镇
500151123000
太平镇
500151124000

详细介绍

相关标签铜梁区地名信息行政区划地名来源历史沿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