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彭水县

地名
彭水县
区划代码
500243000000
身份证号
500243...
电话区号
023
车牌号码
渝A - 渝H
隶属
重庆市
拼音
Peng Shui
繁体
彭水縣
全称
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县
行政级别
自治县 三级行政区

基本信息

地名来源:
以境内郁江古名“彭水”得名。1983年11月14日经国务院批准成立少数民族自治县,因苗族、土家族是境内两个主要的少数民族,得名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县,沿用至今。

地名含义:
境内郁江古名“彭水”。《寰宇记》载“彭为鼓声,峡水澎湃,其声似之”,故水名彭水,地以水名,称彭水县。

历史沿革:
商至春秋属巴,战国属楚黔中郡,秦仍属黔中郡。隋开皇十三年(593)置彭水县,治今郁山镇,属黔安郡。今郁江时称彭水,县以江得名。大业十年(614)分彭水地置信安县。唐武德二年(619)改为信宁县(治今武隆县江口)。唐武德元年(618),析彭水地置石城县(天宝元年改名黔江县)。次年,再析彭水地另置盈隆(治今龙洋乡)、洪社(治今酉阳县龚滩镇)、相永(今贵州境)、万资(今贵州境)4县,同属黔州。贞观四年(630)彭水县移治今汉葭镇县坝一带。贞观二十年(646),分盈隆县地置都濡县(治今贵州务川县濯水乡石桥子)。先天元年(712),因避李隆基讳,改盈隆为盈川。天宝元年(742)再改名洋水。五代属黔州、武泰军节度管辖。宋嘉祜八年(1063),省都濡、信宁、洋水、洪杜4县入彭水,隶黔州。绍定元年(1228)属绍庆府,咸淳八年(1272),治所移至乌江西岸壶头山麓。元仍隶绍庆府(路)。大夏,仍属绍庆路。明洪武四年(1371)废绍庆府,彭水县改属重庆府。次年,废黔江县入彭水。洪武十年(1377),废武隆县入彭水,改隶涪州。洪武十三年(1380)十一月,复置武隆县;次年复置黔江县。嘉靖三十三年(1554)在今汉葭镇乌江东岸修建县城,将治所从壶头山麓迁入。清顺治二年(1645),复隶重庆府。雍正十二年(1734),改隶黔彭军民厅。乾隆元年(1736)改属酉阳直隶州。1913年属东川道。1927年改隶四川省长公署,第三年属四川省政府。1935年改隶四川省第八行政督察区。1949年11月19日,彭水县解放。1950年1月,属川东行署涪陵专区。1952年9月,属四川省涪陵专区;1968年6月属四川省涪陵地区。1983年11月14日,经国务院批准改建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县,1984年11月10日挂牌成立。1987年起,改属黔江地区。1997年6月改属重庆直辖市,由黔江开发区代管,2000年,由重庆市直管,名称沿用至今。

行政区划

彭水县行政区划统计年份:2022
地名区划代码所辖地区
汉葭街道
500243001000
绍庆街道
500243002000
靛水街道
500243003000
保家镇
500243101000
郁山镇
500243102000
高谷镇
500243103000
桑柘镇
500243104000
鹿角镇
500243105000
黄家镇
500243106000
普子镇
500243107000
龙射镇
500243108000
连湖镇
500243109000
万足镇
500243110000
平安镇
500243111000
长生镇
500243112000
新田镇
500243113000
鞍子镇
500243114000
太原镇
500243115000
龙溪镇
500243116000
梅子垭镇
500243117000
大同镇
500243118000
岩东乡
500243201000
鹿鸣乡
500243202000
棣棠乡
500243204000
三义乡
500243206000
联合乡
500243207000
石柳乡
500243208000
走马乡
500243210000
芦塘乡
500243211000
乔梓乡
500243213000
诸佛乡
500243217000
桐楼乡
500243219000
善感乡
500243222000
双龙乡
500243223000
石盘乡
500243224000
大垭乡
500243225000
润溪乡
500243226000
朗溪乡
500243227000
龙塘乡
500243228000

详细介绍

相关标签彭水县地名信息行政区划地名来源历史沿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