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成都市

地名
成都市
区划代码
510100000000
电话区号
028
车牌号码
川A,川G
隶属
四川省
拼音
Cheng Dou
行政级别
地级市 副省级市 省会 二级行政区

基本信息

地名来源:
以城市形成过程得名。

地名含义:
据《太平寰宇记》记载,是借用西周建都的历史经过,取周王迁岐,一年而所居成聚,二年成邑,三年成都而得名蜀都。

历史沿革:
据史书记载,古蜀国开明王朝九世时(前367)将都城从广都樊乡(双流)迁往成都,构筑城池。据《华阳国志》载: “越嶲郡会无为濮人居地,有濮人冢”。公元前316年,秦国先后兼并蜀国、巴国,并设置蜀郡于成都。秦张仪、司马错筑太城(府南城),次年,张仪在太城以西筑少城(府西城)。秦末、汉初,成都取代关中而称“天府”。西汉元封五年(前106),汉武帝分天下为十三州,置益州。王莽改益州为庸部,蜀郡为导江,治临邛。新朝地皇五年(24),公孙述称帝,定成都为“成家”。又改益州为司隶,蜀郡为成都尹。东汉时仍为蜀郡。东汉末年,刘焉做“益州牧”,从原广汉郡雒县移治于成都,用成都作为州、郡、县治地。成都古为蜀国域。战国秦置蜀郡,置成都县为郡治。西汉元封五年(前106)置益州,领蜀郡,州治成都县。隋大业三年(607)废州。唐武德元年(618)复州。贞观初属新置剑南道。贞观十七年(643)析成都县东部置蜀县。至德二年(757)升蜀郡为成都府,一度改称“南京”。乾元元年(758)改蜀县名华阳县。宋咸平四年(1001)改府为益州路。嘉佑四年(1059)改为成都府路。至元十二年(1275)改名成都路。二十三年(1286)置四川等处行中书省,成都路属之,均治成都。明洪武四年(1371)降路为府。九年属四川布政使司。清顺治三年(1646)置四川省。嘉庆七年(1802)属四川省成绵龙茂道。光绪三十四年(1908)属川西道。1913年废成都府。1914年改属西川道。后道废,以省领县。1921年成都、华阳两县合并为市,成立市政府公所,成都、华阳县治依然保留。1928年析成都、华阳两县城区置成都市。1949年,成都解放,为川西行署所在地。1983年3月,温江地区10个县并入成都市。1990年9月,经国务院批准,成都市东城区、西城区、金牛区调整为锦江区、青羊区、金牛区、武侯区和成华区。1993年11月,撤销彭县设立彭州市。1994年6月,邛崃县和崇庆县先后撤销,分别设立邛崃市和崇州市。2002年,新都县、温江县先后撤县设区,2015年撤销双流县设立双流区。2016年撤销郫县设立郫都区;将县级简阳市划入。2020年撤销新津县设立新津区。地名沿用至今。因西南交通大学等科研机构在我国高铁自主研发设计、自主制造的前沿位置,成都被称为中国高铁提速的科研重镇。

行政区划

成都市行政区划统计年份:2022
地名区划代码所辖地区
锦江区
510104000000
青羊区
510105000000
金牛区
510106000000
武侯区
510107000000
成华区
510108000000
龙泉驿区
510112000000
青白江区
510113000000
新都区
510114000000
温江区
510115000000
双流区
510116000000
郫都区
510117000000
新津区
510118000000
金堂县
510121000000
大邑县
510129000000
蒲江县
510131000000
都江堰市
510181000000
彭州市
510182000000
邛崃市
510183000000
崇州市
510184000000
简阳市
510185000000

详细介绍

相关标签成都市地名信息行政区划地名来源历史沿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