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地名查询及行政区划

地名
云南省
区划代码
530000000000
省会
昆明市
简称
滇,云
地理区域
西南
分类
行政区划
拼音
Yun Nan
繁体
雲南省
行政级别
一级行政区

基本信息

地名来源:
一说因地理位置得名;二说因自然现象得名;三说因自然环境得名。

地名含义:
一说因在云岭之南而得名;二说西汉元狩年间“彩云现南中,云南名始此”;三说云南县有山特高大,与云气相接,故称云南。

历史沿革:
云南一词起源于西汉。战国秦汉时期云南为滇国统治。秦始皇统一全国后曾派常頞带兵进入云南。《史记·西南夷列传》 :“秦时,常頞略通五尺道,诸此国颇置吏焉。”长頞开通五尺道,在云南设郡置吏的情况已无法详考。汉武帝元封二年(前109)以兵临滇,滇王“举国降,请置吏入朝”,汉武帝在滇王统治区设益州郡,下辖二十四县,云南县为二十四县之一,治所在今祥云县的云南驿镇。云南县名从西汉一直延续到1918年,是云南保存最久的县名之一。东汉从益州郡中分出永昌郡,统治哀牢(今保山地区)、昆明(今洱海区域)地区,下辖八县,云南县为八县之一。蜀汉建兴年间,诸葛亮南征,据《三国志·蜀志·后主传》 :“建兴三年(225)春三月,丞相亮南征四郡,四郡皆平,改益州郡为建宁郡,分建宁永昌郡为云南郡”。新增设的云南郡治所在弄栋(今大姚、姚安地区),下辖弄栋、云南等七县。云南既是郡名也是县名。西晋南北朝时期云南郡管辖的范围常有变动,但云南郡和云南县的名称一直得以保存。唐宋时云南一词逐渐演变为区域性的大地名。唐开元二十六年(738)唐朝封南诏王皮罗阁为云南王。贞元十一年(795)唐王朝设立云南安抚司,以剑南节度使兼任云南安抚使。北宋中央政府册封大理国王为云南八国郡王。南宋政和七年(1117)封大理国王为“云南节度使大理国王”。云南已成为全滇的称呼。元至元十二年(1275)设立云南行中书省,并将全省的政治中心由大理迁往中庆(昆明),云南作为省名一直沿用至今。明置云南承宣布政使司,治云南府,辖19府2御夷府24州2御夷州130县,在边疆地区设宣慰司、宣抚司和长官司。清初沿袭明制,顺治六年(1649)设云南省,皆同云南府治昆明。雍正年间乌蒙、镇雄、东川从四川划归云南,后逐渐形成省、道、府(厅、州)、县体制。清末置4巡道4守道,辖14府,4直隶州,5直隶厅。民国初期行政区划沿袭清制,后逐渐变更。1946年后,全省设13个行政督察区、1个省辖区和1个省辖市昆明,共112县16设治局2督办区8市辖区。1949年12月9日,云南和平解放。1950年10月,云南省人民政府成立,接受西南军政委员会领导。同年设12专区1地级市2县级市118县12设治区1区8市辖区。1954年6月,西南军政委员会撤销,云南省改由中央直接领导。1958年全省调整为6专区8自治州2地级市,县级政区110个。1963年析德宏州东部复置保山专区,全省共设7专区8自治州2地级市。1970年改专区为地区。1993年全省设有17个地区、自治州、地级市,10县级市、84县、29自治县、4市辖区。1997至2004年,曲靖、玉溪、昭通、保山、丽江、普洱、临沧7个地区撤地设市。1999年2月,撤销地级东川市,成立县级东川区划归昆明市。2020年,全省辖8个少数民族自治州、8个地级市;129个县级行政区划单位,17个市辖区、17个县级市、66个县、29个自治县。

行政区划

云南省行政区划统计年份:2022
地名区划代码所辖地区
昆明市
530100000000
曲靖市
530300000000
玉溪市
530400000000
保山市
530500000000
昭通市
530600000000
丽江市
530700000000
普洱市
530800000000
临沧市
530900000000
楚雄州
532300000000
红河州
532500000000
文山州
532600000000
西双版纳州
532800000000
大理州
532900000000
德宏州
533100000000
怒江州
533300000000
迪庆州
533400000000

详细介绍

相关标签云南省地名信息行政区划地名来源历史沿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