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昆明市
- 地名
- 昆明市
- 区划代码
- 530100000000
- 电话区号
- 0871
- 车牌号码
- 云A
- 隶属
- 云南省
- 拼音
- Kun Ming
- 行政级别
- 地级市 省会 二级行政区
基本信息
地名来源:
因古代部落“昆明”得名。蒙古宪宗四年(1254)立昆明千户,始用“昆明”作本地地名,1928年始用“昆明市”地名。
地名含义:
“昆明”为秦汉时期西南夷部族,曾建立昆明国,其中心在今洱海周围地区,据《史记•西南夷列传》载:“皆编发,随畜迁徙,毋常处,毋君长,地方可数千里。”其部落位于交通要道和战略要地,汉武帝欲通蜀身毒道,谴使者“间出西夷西,指求身毒国。至滇国,滇王常羌乃留为求道西十余辈。岁余,皆闭昆明,莫能通身毒国”。“昆明”部族早先在洱海等地牧游,东汉以后遂在滇西洱海、滇中滇池地区定居,逐步以族名为地名。有人以晋人常璩《华阳国志•南中志》所说“夷人大种曰昆,小种曰叟”来解释,“昆明”即大民族、大部落之意。也有人认为“昆明”为彝语“嘿咪”的音译,“嘿”指海,“咪”指地方,意为“海边的地方”。
历史沿革:
战国为滇国中心区。秦置吏。西汉元封二年(前109)置谷昌县,属益州郡,郡治滇池县(在今晋宁县晋城),三国蜀汉及西晋属建宁郡。东晋属晋宁郡。两晋宁州及东晋晋宁郡均治滇池县。南朝齐永明五年(487)置益宁郡。隋唐曾置昆州。唐广德二年(764),南诏置拓东城,为拓东节度驻地。南诏于应道元年(809)定为东京。劝丰祐时(824~859)置善阐府,为善阐节度驻地。建极元年(860)改为上都。宋大理时仍为善阐府,称东京。蒙古宪宗四年(1254)立昆明千户。五年立善阐万户府。元至元十二年(1275)昆明千户改昆明县,十三年善阐万户府改为中庆路。从大理到元又名押赤城(或作鸭赤城)。明洪武十五年(1382),中庆路改为云南府,昆明县仍为云南府附郭县、云南布政使司驻地。南明永历四年(1650),改云南府为昆明府,改昆明县名昆海县,十年(1656)改置兴龙府。清顺治十六年(1659)复名云南府。1913年废府,隶滇中道,1916年废滇中道。1919年置云南市政公所,1920年裁。1922年复置昆明市政公所。1928年设昆明市,郊区置昆明县。1946年改昆明县为谷昌县,1950年复名昆明县。1950年昆明县属武定专区,3月成立昆明市人民政府。1951年昆明县由武定专区划归昆明市。1953年昆明县并入昆明市。1954年,属玉溪专区的昆阳县第三区(海口)划归昆明市。1956年安宁县由楚雄专区划归昆明市。1958年富民县由楚雄彝族自治州划归昆明市。1959年,安宁区、海口区合并为安宁县。1960年,晋宁县由玉溪专区划归昆明市。1963年,析晋宁县置呈贡区。1965年,呈贡区改县。1966年,盘龙区改名东风区。1968年,复设盘龙区。1983年,宜良、嵩明、路南彝族自治县由曲靖地区划归昆明市,禄劝县由楚雄彝族自治州划归昆明市。1985年6月,禄劝县改名禄劝彝族苗族自治县。1995年10月,安宁县改市。1998年10月,路南彝族自治县改名石林彝族自治县。1998年12月,东川市改区,与曲靖市的寻甸回族彝族自治县一起划归昆明市。2011年5月20日,呈贡县改区。2016年11月24日,晋宁县改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