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昌都市

地名
昌都市
区划代码
540300000000
电话区号
0895
车牌号码
藏B
隶属
西藏
拼音
Chang Dou
行政级别
地级市 二级行政区

基本信息

地名简介:
位于西藏自治区东北部,东临四川省、云南省,西接那曲市,南邻林芝市,北连青海省。行政区划代码540300。政府驻地卡若区城关镇。辖卡若区、察雅县、芒康县、江达县、左贡县、边坝县、八宿县、类乌齐县、丁青县、洛隆县、贡觉县1区10县。面积11.07万平方千米,人口80.47万人。民族以藏族为主,另有汉族、纳西族、珞巴族、门巴族等。昌都市地处横断山脉,平均海拔在3500米以上,属高原温带半干旱季风气候。昌都市日照充足,各地平均年日照时数在2100至2700小时之间,平均气温为2.4℃~10.4℃。各地降雨量差异较大,年平均降水量为249.9毫米~636.4毫米,降雨多集中在5月~9月,无霜期80天~127天。地处金沙江、澜沧江、怒江三江流域中上游,河流众多,水网密布,河流自东向西依次排列为金沙江、澜沧江、怒江,均属外流水系。境内湖泊星罗密布,大小不等,种类不一,均为淡水湖。昌都的现代工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逐步形成包括电力、印刷、加工、矿产、建筑建材、水泥、藏医藏药等为主体的工业企业体系。昌都市主要农作物有青稞、小麦、玉米、荞麦、豆类、马铃薯、油菜及蔬菜瓜果等,有牦牛、马、驴、藏猪、藏鸡、绵羊、山羊等各类牲畜,牛羊肉、酥油、牛绒、羊绒等畜产品资源可观。昌都因特殊的地理构造形成了丰富的有色金属成矿带,主要矿产资源有金、银、铜、铁、铬、钼、铀、钴、砷、煤、水晶石等52种。有林地面积375万公顷,森林覆盖率为34.2%,木材蓄积量达3.6亿立方米,分布有云杉、冷杉、落叶松等20余种珍贵树种,及核桃、葡萄、石榴、花椒、苹果、梨等经济林木,全市有各种植物1200多种,可利用的药材有750多种。公路总通车里程11136千米,其中黑色路面总里程1825千米,318国道、214国道、317国道贯穿全市境内。民航里程1869千米,主要线路有昌都-拉萨,昌都-成都。昌都市现有市级农业科学研究所1所,有25项获自治区科技进步奖。中等职业学校1所,中学18所,初级中学15所,小学198所。昌都有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1处,即卡若遗址,自治区级文物保护单位7处。昌都的热巴、弦子、卓舞三大舞蹈在西藏舞蹈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江达县波罗古泽刻板制作技艺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芒康曲孜卡三弦舞、盐井食盐制作技艺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卡若区嘎玛乡手工艺被自治区人民政府命名为“西藏手工艺艺术之乡”。昌都主要景点有:强巴林寺、然乌湖、来古冰川、查杰玛大殿、卡若遗址等。昌都市旅游星级宾馆13家,其中四星级1家,三星级旅游宾馆2家,二星级宾馆10家。境内有国家一级保护动物15种、二级保护动物57种,常见动物400余种,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2个,国家森林公园1个,自治区级湿地保护区1个,县级自然保护区32个。海拔3252米。

地名来源:
扎曲和昂曲在昌都相汇为澜沧江,这是昌都这一名称的由来。

地名含义:
昌都是藏语,其意为“水汇合处”。

历史沿革:
吐蕃时期,昌都地区是东女国和苏毗部所在地。元至元十七年(1280年,藏历第五饶迥铁龙年),元朝在今昌都市贡觉县设“朵甘思宣慰司”,在今昌都市芒康县设“亦思麻尔甘军民万户府”。辖西藏昌都市、那曲市东部以及青海、四川、云南藏区地方。明洪武七年(1374年,藏历第六饶迥木虎年),明朝政府将“朵甘卫”升为“朵甘卫指挥使司”,其辖区为今昌都市和那曲市的索县、巴青、比如、嘉黎,以及青海省玉树州,四川省甘孜州、阿坝州、云南省迪庆州等藏区。是年,又增设“朵甘思宣慰司及招讨司”。明永乐十三年(1415年,藏历第七饶迥木羊年),明朝在丁青、边坝等地增设了“上邛部卫,命头目掌巴伯为指挥使”。清顺治四年(1647年,藏历第十一饶迥火猪年),理藩院将原由蒙古王东宫武藏统治的三十九族范围收归直接管理。清雍正四年(1726年,藏历第十二饶迥火马年),清中央政府组织四川、云南、西藏三方进行地界勘定。将现贡觉、左贡、芒康、卡若、洛隆、科麦(均在今昌都市)、察隅(在今林芝市)等地划归西藏,将中甸、阿墩子(德钦)、维西等地划归云南,将巴塘、理塘、康定、德格等地划归四川。清雍正九年(1731年,藏历第十二饶迥铁猪年),清中央政府对黄河源以南的七十九部族进行了划分,将其中的三十九部族划归西藏。其中一部分在今昌都市丁青县。清乾隆十六年(1751年,藏历第十三饶㢠铁羊年),清中央政府将三十九部族和达木蒙古八旗,以及今昌都市的芒康、贡觉、边坝、洛隆等地划归驻藏大臣直接管辖。清宣统元年(1909年,藏历第十五饶迥土鸡年),赵尔丰将察木多、乍丫、江卡划归巴安府管辖。是年6月,德格吐司多吉僧格在赵尔丰的压力下,“情愿将德格全境人民、土地纳还朝廷”,于是对德格吐司的辖区进行“改流”。1912年(藏历第十五饶迥水鼠年)6月,袁世凯电令四川都督伊昌衡、云南都督蔡锷帅兵从川、滇入藏平乱。9月,川军先后攻克贡觉、武城、同普、乍丫、宁静等地。随后以康定为首府,划西康为两道,设五区,其中昌都为第五区。1918年(藏历第十五饶迥土马年),藏军攻占昌都,随后西藏地方政府在昌都设立“朵麦基巧”。1939年1月(藏历第十六饶迥土兔年),民国中央政府在今四川省康定设立西康省,将昌都、武城、察雅、盐井、察隅、硕督、太昭、恩达、九集、贡县、宁静、科麦、嘉黎、同普等地方划入西康省。1943年(藏历第十六饶迥水羊年),西藏地方政府在藏北及昌都市西北部的丁青、洛隆、边坝等地推行宗谿制度。1950年10月,中国人民解放军进驻昌都。1951年1月,昌都地区召开第一届各族各界人民代表会议,昌都地区人民解放委员会宣告成立。1956年9月,昌都地区人民解放委员会代行西藏自治区筹备委员会昌都基巧办事处职权。1959年4月,国务院命令撤销“昌都地区解放委员会”及其所属“各宗解委会”;解散各宗宗政府。4月以后,各宗相继成立县人民政府。1960年1月,经国务院批准,设立昌都专员公署。1965年9月,西藏自治区成立后,昌都专员公署受其领导;1969年4月,昌都地区革命委员会设立。1970年11月,经国务院批准,昌都专区更名为昌都地区。1978年11月,撤销昌都地区“革委会”,设立昌都地区行政公署。2014年10月,《国务院关于同意西藏自治区撤销昌都地区设立昌都市的批复》(国函〔2014〕143号),同意撤销昌都地区设立昌都市。

行政区划

昌都市行政区划统计年份:2022
地名区划代码所辖地区
卡若区
540302000000
江达县
540321000000
贡觉县
540322000000
类乌齐县
540323000000
丁青县
540324000000
察雅县
540325000000
八宿县
540326000000
左贡县
540327000000
芒康县
540328000000
洛隆县
540329000000
边坝县
540330000000

详细介绍

昌都市 附近或相邻的同级地区:
相关标签昌都市地名信息行政区划地名来源历史沿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