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铜川市
- 地名
- 铜川市
- 区划代码
- 610200000000
- 电话区号
- 0919
- 车牌号码
- 陕B
- 隶属
- 陕西省
- 拼音
- Tong Chuan
- 繁体
- 銅川市
- 行政级别
- 地级市 二级行政区
基本信息
地名来源:
以境内河流铜官川(今漆水河)而得名。
地名含义:
古称铜官(一作同官),因境内有铜官川(今漆水河)得名。水经注:“铜官水出祋祤县东北”。北魏太平真君七年(446),设置铜官县;北周建德四年(575),铜官县改名同官县;1946年7月,同官县改称铜川县。 1958年4月,撤销铜川县建制,设省辖铜川市。1966年8月,改为省辖地级铜川市。
历史沿革:
前秦永兴二年(358)于今老市区西济阳寨设铜官护军。北魏北地郡移治今富平县东北古义亭城,太平真君七年(446)罢铜官护军,改置宜君县,于今老市区东南高坪村设铜官县,永安元年(528)在今市南黄堡镇设黄堡县,永熙元年(532)北雍州由嶻山(今嵯峨山)北移至泥阳县治(今耀州区泥阳堡)。西魏大统五年(539)于宜君县治(今耀州区故县村)置宜君郡,废帝三年(554)北雍州改称宜州,末年撤黄堡县。北周建德四年(575)铜官县改称同官县,并移治今印台区城关。隋开皇三年(583)废宜君郡,大业二年(606)废宜州。唐武德元年(618)复设宜州,贞观十七年(643)废宜君县,贞观二十年(646)于今老市区置宜君县,永徽二年(651)废宜君县,大足元年(701)宜州废,属雍州,天祐三年(906)于华原县治(今耀州区)置耀州,同官县属之。五代梁贞明元年(915)耀州改崇州,后唐同光元年(923)复名耀州。清雍正十三年(1735年)降为散州,同官县属西安府。1913年同官县属关中道。1928年属省。1940年于今老市区设第二行政督察区。1946年因同官和潼关同音易混,更名铜川县。1949年属三原分区。1950年属咸阳专区。1952年属省。1956年铜川县移治十里铺(今老市区)。1958年撤铜川县设铜川市,属省。1961年属渭南专区。1966年改由省直辖。1979年升为省辖市,渭南地区的耀县划入。1980年设立铜川市城区、郊区。1983年划入延安地区宜君县后成今境。2000年城区更名王益区,郊区更名印台区。2002年撤销耀县改设耀州区,铜川市人民政府迁驻耀州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