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延安市

地名
延安市
区划代码
610600000000
电话区号
0911
车牌号码
陕J
隶属
陕西省
拼音
Yan An
行政级别
地级市 二级行政区

基本信息

地名来源:
延安市名称沿用“延安郡”名,始于隋代。

地名含义:
延者,长也;安则“安邦治国”、“安身立命”,取名“延安”寓“长治久安”之意。

历史沿革:
考古发现,距今约3万年左右,延安已有晚期智人“黄龙人”生息。夏,今延安地区属雍州。商,属鬼方。春秋时,延安是白狄部族居住地。战国,前期属晋,后属魏,再归秦。秦汉,该境属高奴县,隶上郡(郡治肤施,今榆林市南)。新始建国元年(9),改高奴县为平利县。东汉复名高奴县。三国,延安为羌胡所据。魏晋,义熙三年(407),匈奴铁弗部赫连勃勃建立大夏国,其在延安城东修筑丰林城(今宝塔区李家渠镇周家湾村)。北魏太安二年(456)在南部设临真县,隶北雍州定阳郡;西部设沃野县。太和元年(477),东部设广武县,并设遍城郡,领广武、沃野2县。北魏延昌二年(513)设东夏州,领遍城郡、朔方郡、定阳郡、上郡;西魏大统三年(537)分临真县、真川县,并设神木郡,领真川、临真2县,同年,分广武县置文安县,隶文安郡。延安县,西魏为广安县。恭帝元年(554),改东夏洲为延州。隋唐,隋大业元年,因避太子杨广名讳改广安县为延安县。隋大业三年(607),废延州,改延安州为延安郡,郡治肤施,领肤施、广安等11县。 唐武德元年(618)改延安郡为延州总管府。武德二年(619)复改延州总管府为延安郡。乾元元年(758)再改为延州。安史之乱后,延州隶属鄜坊节度使府。五代后梁时,属忠义节度使府、彰武军节度使府。宋代,置鄜延路领延州。宋元祐四年(1089),升延州为延安府。金、元、明,置鄜延路、彰武军总管府、延安府。清仍设延安府。1913年,废延安府,隶榆林道。1928年,撤道,各县由省直辖。1935年9月,延安南北各县分属国民政府陕西省第三、第二行政督察区。1935年11月,称陕甘省和陕北省。1937年9月,陕甘宁边区成立,10月,成立延安市政府,直隶于边区政府。1942年11月,设延属分区,1月成立行政督察专员公署。1949年5月,撤延属分区,设陕北行政区。 建国后,1950年5月,撤销陕北行政公署,成立陕西省延安分区行政督察专员公署;同年10月,改称陕西省人民政府延安专员公署。1955年5月,又改称陕西省延安专员公署。1968年8月18日,成立延安专区革命委员会。次年9月,延安专区改称延安地区。1978年延安地区革命委员会撤销,成立延安地区行政公署。1996年11月5日,国务院批准撤销延安地区,设立地级延安市。

行政区划

延安市行政区划统计年份:2022
地名区划代码所辖地区
宝塔区
610602000000
安塞区
610603000000
延长县
610621000000
延川县
610622000000
志丹县
610625000000
吴起县
610626000000
甘泉县
610627000000
富县
610628000000
洛川县
610629000000
宜川县
610630000000
黄龙县
610631000000
黄陵县
610632000000
子长市
610681000000

详细介绍

相关标签延安市地名信息行政区划地名来源历史沿革